医疗大模型助力数智化医院建设,智能体推动影像诊断与临床治疗革新进展

医疗领域迎来重磅大模型革新,覆盖多场景智能体助力未来医疗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各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医疗健康领域,这种变革尤为显著。2025年4月9日,在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CMEF)期间,联影举办了名为“uAInnovation2025”的创新大会。会上汇聚了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医疗机构的众多嘉宾,共同探讨数智化时代下医疗生态的未来发展蓝图。

此次大会上,联影正式推出了名为“元智”的医疗大模型,并同步发布了十余款针对影像诊断临床治疗、医学教育、医院管理和患者服务等多场景应用的智能体。这一系列创新成果标志着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从单一工具的效率提升阶段,逐步迈向由群体智能驱动生产力跃迁的新阶段。

联影的“元智”医疗大模型融合了文本、影像、视觉、语音等多种模态的大模型技术,构建了一个专属于医疗领域的多模态协同、自主进化的强大平台。该模型不仅吸收了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最新进展,还通过针对医疗场景的专业微调,实现了深度适配。例如,“元智”医疗文本大模型在接入DeepSeek后,其复杂推理和文本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同时模型体积仅为原始模型的四分之一,更适合医院本地化部署。

此外,联影还开发了专门针对医疗环境的语音大模型和视觉大模型。前者能够精准识别医疗术语并进行智能声纹分析,即便在嘈杂环境中也能准确捕捉专业术语;后者则在诸如4D建模等医疗场景中表现出色,能够通过高速渲染技术精准描绘器官与组织分割,展现出巨大的临床和科研价值。

在影像诊断领域,联影推出的“uMetaImaging影像全智能体”堪称全院级影像大脑。它突破了传统AI“单病种、单应用”的局限,能够一次性完成胸部CT扫描中37种常见病种和异常的检出,平均AUC可达0.92,远超业内最佳模型。此外,基于语音大模型的支持,医生可以通过语音实现“诊断报告智能书写”,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临床治疗方面,联影的手术智能体展现了卓越的多模态数据整合能力。通过视频、语音、图像等多模态数据的结合,该智能体构建了智慧手术室的“眼、脑、手”协同体系,有效提升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除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联影还推出了适用于患者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智能体。例如,“有爱小山-病历助手”能够一键生成多种类型的医疗报告,已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地成功应用;而“uMetaGenesis设备管理智能体”则帮助医院管理者全面掌握设备运行情况,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故障。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表示:“未来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参数竞赛,而是围绕‘生态协同和场景落地’展开。联影的元智医疗大模型将成为这一转型的基石,推动AI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本文来源: 量子位【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