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家长、老师和学生对AI的态度各不相同。邵女士因三年级的儿子照抄AI作文答案而生气,并意识到孩子使用AI的“度”和家长监督的重要性。她认为过度依赖AI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
苏州一位小学二年级班主任石老师表示,她在备课时偶尔会用AI查找资料、制作趣味视频等,但觉得AI对教学效率的帮助有限。相比之下,浙江某大学的英语老师Michael和重庆某高中的物理老师夏老师对AI评价较高。他们鼓励学生利用AI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深度。
家长对AI的态度也存在差异。有家长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担心孩子沉迷娱乐;也有家长积极拥抱AI,如潘先生让小女儿与AI互动,享受沉浸式学习体验。
学生们对AI的接受度普遍较高,主要将其用于解答难题、修改作业等。但他们也清楚AI的局限性,常调侃其为“人工智障”。部分学生表示,AI可以促进独立思考,但也可能让人懒于思考。
多位老师认为,AI是大潮流,学会使用AI获取知识是一种重要能力。虽然AI可能导致两极分化,但它也能帮助教育资源更加平等。吴老师提出,随着人工智能普及,教育资源获取将变得越来越平等,这对教育平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源: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