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泡沫与百模大战中,李彦宏警示:技术成熟度曲线下的PMF才是生存之道——OpenAI的启示

10月3日,OpenAI官方宣布成功筹集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6.9亿元)的资金。此次融资使OpenAI的估值突破1500亿美元。尽管融资规模庞大,但这笔资金仅能支撑OpenAI运营一年,预计今年该公司营收可达37亿美元,亏损达50亿美元。据美国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通过财务数据分析,OpenAI可能在2029年实现盈利,届时营收将达到1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74.8亿元)。然而,在此之前,OpenAI仍将面临严重的亏损,预计2026年亏损将高达1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90.5亿元)。因此,OpenAI能否实现千亿美元营收的关键在于能否撑到2029年。

AI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即使是OpenAI这样的巨头也在为生存担忧。2023年的“百模大战”后,2024年行业开始意识到“应用落地”的重要性。然而,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的道路充满挑战,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企业将是少数。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与《哈佛商业评论》总编辑Adi Ignatius的对话中表示,生成式AI的技术泡沫难以避免,但行业正在逐步回归正轨。李彦宏预测,在泡沫挤出阶段,那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伪创新将被淘汰,最终只有1%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

2017年前后,深度学习的兴起引发了关于AI是否是泡沫的讨论。随着大模型时代的到来,这种讨论变得更加热烈。2023年,ChatGPT的问世掀起了大模型热潮,中国市场上涌现出上百个新的基础大模型,与百度等老牌玩家竞争。然而,真正具备实力的玩家寥寥无几,许多模型依赖开源技术,市场表现平平。2024年,市场逐渐冷静,许多AI公司开始转向应用开发,但方向选择仍然存在问题,许多AI硬件和软件产品因用户体验不佳而遭到质疑。

2024年下半年,关于AI大模型泡沫的预警增多,行业热度下降。苹果研究员发布论文质疑大语言模型的数学推理能力,苹果甚至放弃了对OpenAI的新一轮投资。同时,一些AI初创公司陷入困境,AI人才和技术向大公司集中。在中国市场,AI创投领域的洗牌更为剧烈,据统计,2021年11月至2024年7月,近8万家AI相关公司处于注销、停业或吊销状态。

历史上的技术浪潮表明,泡沫难以避免。李彦宏在与《哈佛商业评论》的对话中回顾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期的泡沫现象,指出生成式AI也将经历类似的过程。根据高德纳(Gartner)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模型,AI技术正处于泡沫化的底谷期前夜。在这个阶段,许多AI公司将被淘汰,只有具备核心技术实力和市场适应能力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

李彦宏认为,泡沫的破裂将加速技术的大众化进程。中国创业者更注重应用驱动,关注如何将大模型应用于实际场景。随着泡沫的挤压,市场将留下真正的实力派玩家。李彦宏预测,只有1%的AI企业能够穿越泡沫期,进入稳步发展的光明期和高原期。

本文来源: 罗超频道公众号【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