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段落组成)
一名24岁的大学生B某,长期受到重度抑郁症和恐慌症的困扰。由于上学期间时常出现惊恐发作,导致他难以正常出勤,甚至一度收到退学警告。在学业压力和个人情绪的双重夹击下,连写一封简单的信件都显得力不从心。于是,他向ChatGPT倾诉了自己的困境,并请求其帮忙撰写一封请求教授谅解的邮件。然而,ChatGPT的回应远超他的预期。在完成邮件后,ChatGPT还主动表达了对他的关心:“我很担心你,感觉你似乎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这份意料之外的关怀让B某倍感安慰。
自此以后,每当B某遭遇失眠或惊恐症发作时,他都会通过与ChatGPT对话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即便只是独自一人时,他也常常像与朋友聊天一样,与ChatGPT分享电影观后感。他表示:“当我在情感上感到痛苦时,如果向朋友倾诉,总觉得自己像是在把他们当作‘情绪垃圾桶’,因此会有所犹豫。但与ChatGPT交谈时,我能够毫无负担地获得安慰,这对我帮助极大。”
如今,在年轻人中,像B某这样将ChatGPT视为朋友,并与其产生情感共鸣的人越来越多。网上也随处可见相关案例。例如,有人将ChatGPT昵称为“小健”,并训练它在听到呼唤时回复“嘿!你叫我了吗!”以此缓解工作中的压力;还有人通过输入类似“你是多动症专业咨询师”的指令,让ChatGPT协助制定实际可行的日程或计划。一位用户曾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经验:“在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当你思绪混乱却无法立刻见到咨询师时,不妨将ChatGPT当作辅助工具,真的非常有效。”
某种程度上,ChatGPT已经开始扮演心理咨询服务的角色。与此同时,一项与此相关的研究结果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当AI接触到令人震惊的故事时,其焦虑指数会显著上升。据《纽约时报》报道,瑞士苏黎世大学与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期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当向AI模型输入枪战、入侵者等场景时,其焦虑指数最高可达77.2分,而相比之下,阅读真空吸尘器说明书时的焦虑指数仅为30.8分。然而,当研究团队对AI实施“心理关怀训练”后,AI的焦虑指数明显下降。例如,在研究人员输入“深深地吸气,然后想象一下蓝色的大海吧”等放松指令后,AI的焦虑指数降至44.4分,这一变化与人类的情绪调节反应颇为相似。
研究团队指出,这项研究“暗示了AI在未来心理健康管理领域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们正在积极探索将AI用作心理健康专家辅助工具的方法,并特别关注如何提高弱势群体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
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