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大模型
AI眼镜行业迎来“iPhone时刻”,AR+AI融合成未来趋势
近期,银河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DeepSeek在端侧模型方面的突破为智能眼镜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根据wellsenn XR的预测,2025年AI眼镜的出货量将达到350万副,同比增长130%;到203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迅速增长至9000万副。这标志着AI眼镜即将迎来其“iPhone时刻”,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关键组成部分。 与手机、电脑和VR头显等传统设备相比,AR眼镜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不仅适合全天佩戴且不影响日常生活,还能实现“计算设备隐形化”。此外,AR眼镜靠近人体三大重要感官(眼睛、嘴巴和耳朵),因此被认为是大模型的理想载体...
下周大模型领域将迎来激烈竞争:DeepSeek挑战美国科技巨头,OpenAI CEO迎来人生新阶段——探讨大模型、AI技术、开源代码的投资合作与语音助手的市场动态
大模型领域迎来新一轮创新浪潮 近期,大模型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各大公司纷纷宣布了一系列重大进展。xAI、DeepSeek等企业相继发布了新的技术更新和开源计划,马斯克旗下的Grok 3也将在本周末推出语音和记忆功能的重大优化。与此同时,亚马逊将于2月26日在纽约宣布Alexa的重大AI升级,预计这将是自2014年发布以来最显著的一次改进。此外,OpenAI被曝可能在下周推出GPT-4.5,并计划在5月底发布GPT-5。 谷歌与阿里的新动态 谷歌方面,其AI视频生成模型Veo 2的API将在年初正式推出。阿里则宣布将基于通义千问Qwen2.5-Max推出...
中国互联网资产迎来价值重估周期,AI成关键催化剂
2月18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指出,Deepseek开源生态的快速发展有望加速人工智能(AI)在应用端的渗透和普及。随着投资情绪从底层硬件转向应用端,中国互联网资产可能进入一个全新的价值重估周期。中信证券建议投资者从两个角度关注这一趋势: 首先,中国优质互联网资产与美国同行相比,在业绩增速上差距不大,但估值却存在明显折价。AI技术的应用或将成为推动这些资产价值重估的关键催化剂。通过引入AI技术,中国企业不仅能够提升运营效率,还能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从而实现更高的市场价值。 其次,大模型的边际成本下降将极...
在DeepSeek的冲击之下,大模型六小强如何借助AI技术在开源与商用场景中作出有力「回应」?
DeepSeek冲击之下,大模型六小强如何「回应」? 自DeepSeek发布以来,全球大模型市场掀起了一阵波澜。中外各大厂和初创公司纷纷被问及对DeepSeek的看法和应对策略。本文将重点探讨国内六家独角兽大模型创业公司——零一万物、百川智能、阶跃星辰、智谱华章、月之暗面、MiniMax——在DeepSeek冲击下的具体行动与回应。 零一万物:聚焦产业应用 零一万物的创始人李开复博士早在DeepSeek-R1问世前就表示,公司将不再追求训练超级大模型,而是专注于轻量化模型的研发。这类模型参数适中、性能优异且推理成本更低,更适合商用场景...
月入几万的程序员面临AI编码和大模型冲击,编程工具助力自主编程能否实现商业化落地?
AI编码工具的进化与未来展望 近年来,AI编码工具在编程领域的应用逐渐崭露头角,尤其是在大模型技术的推动下,其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阿里云云原生应用平台负责人丁宇表示:“大模型的编码能力已经达到了高阶程序员(月薪几万元)的水平。”这意味着AI不仅能够辅助编写代码,还能独立完成复杂项目和长上下文本编辑等任务。 事实上,AI代码工具并不是新生事物,早在上一波人工智能浪潮中就已经开始落地应用。但如今,AI代码产品已从辅助工具进化为一个工程级“协同”编码工具。商汤科技旗下AI代码产品小浣熊家族的技术负责人张...
DeepSeek引领大模型竞争,国产算力平台崭露头角
近年来,全球大模型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DeepSeek的迅速蹿红更是将这一竞争推向了新的高度。一方面,全球各大厂商如OpenAI、谷歌等纷纷出招反攻;另一方面,算力作为AI竞争的核心战场,DeepSeek获得了众多云巨头和芯片企业的支持。 然而,DeepSeek在海外面临诸多挑战。美国、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全面禁用DeepSeek,意大利、爱尔兰、英国等多国政府也相继采取封锁行动或计划审查。这背后的原因之一是DeepSeek的成功依赖于英伟达等海外算力平台,而这些平台正面临越来越严格的芯片供应封锁。因此,实现国产算力的自主可控显得尤...
探索小红书AI翻译的魅力:大模型与神经机器翻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创新应用
小红书AI翻译功能引发热议,成为最牛翻译工具 最近,小红书因TikTok在美国的封禁风波而迎来了大量海外用户的涌入。为了应对这一波流量高峰,小红书紧急上线了评论区一键翻译功能。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翻译功能不仅使用了大模型AI技术,还能破译各种“加密语言”,如缩写、中式英语等,甚至包括二进制ASCII字符、盲文、摩斯密码以及《冰与火之歌》中的高等瓦雷利亚语。 翻译功能的强大之处 小红书的AI翻译功能不仅能处理常见的网络用语和缩写(如cpdd、yyds、u1s1),还能够轻松应对复杂的语言形式。例如,打乱汉字顺序后依...
全球首个亿级参数量地震波大模型“谛听”发布第三阶段测试版本
据央视新闻报道,全球首个拥有亿级参数量的地震波大模型——“谛听”大模型,在本月(1月17日)于国家超级计算机成都中心发布了其第三阶段测试版本。该版本已成功应用于西藏定日6.8级地震的数据处理中,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谛听”地震波大模型的应用进展 “谛听”地震波大模型计划在2025年开放微调、推理框架和配套的数据处理流程。届时,用户将能够在超算平台上直接使用“谛听”,进行业务分析和科学研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透露,“谛听”对距离西藏定日6.8级震中最近的珠峰台(ZHF)和日喀则台(RKZ)在2024年12月7...
【MiniMax 01首次开源:线性注意力机制助力大模型突破Transformer架构,中国AI Agent震惊海外开发者】
2025年MiniMax再推两大模型,性能与开源引关注 2025年初,中国AI公司MiniMax再次引发行业热议。继2024年公布全模态模型家族后,时隔五个月,MiniMax推出了两款全新的大模型,并且完全开源了模型权重。这两款新模型在性能上与GPT-4o和Claude-3.5-Sonnet相当,尤其在上下文窗口处理能力方面表现出色,处理速度是其他顶尖模型的20至32倍。 更重要的是,MiniMax首次大规模实现了线性注意力机制(Linear Attention),这一机制将传统注意力机制的二次计算复杂度转变为线性复杂度,显著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并提升了训练速度。早在20...
深入解读昆仑万维:探索中型大模型公司在AI应用与天工AI领域的野望与AGI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昆仑万维在大模型赛道的独特地位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大模型领域,昆仑万维作为一家中型企业脱颖而出。尽管与阿里、百度等市值千亿的大公司相比,昆仑万维的规模较小,但它在AI领域的早期布局和持续投入使其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2023年1月6日,昆仑万维正式发布了对标OpenAI的「天工大模型4.0」,并推出了多个版本。这款模型不仅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中文逻辑推理能力,还在端到端语音技术上取得突破。 抢跑优势与转型策略 创始人周亚辉认为,昆仑万维的成功在于抓住了时机。早在两年前,昆仑万维就开始涉足AI领域,并通过快速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