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生成式AI
亚马逊云科技引领创新:18个月内推出326项新能力,Amazon Bedrock赋能无代码微调,开启生成式AI企业级应用新时代
在快速发展的生成式AI领域,亚马逊云科技正引领行业变革。据亚马逊云科技全球AI产品副总裁Matt Wood表示,生成式AI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技术更新迭代迅速。尽管生成式AI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一些企业仍持谨慎态度,主要原因是技术门槛高和研发成本昂贵。然而,亚马逊云科技在纽约峰会上宣布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降低生成式AI的应用门槛,让企业用户能够更快地利用AI技术。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亚马逊云科技已发布326个生成式AI功能,是其他主要供应商发布的总和的两倍多。Amazon Bedrock作为基础模型平台,支持33个来自顶级大...
中国科学院引领的AI研究:生成式AI与自然语言处理论文量全球首位,清华大学超越MIT和Stanford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论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蓝图。OpenAI的ChatGPT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的诞生源于对Transformer论文的深入研究,该论文已被引用超过九万次,产生了全球性的影响力。据乔治城大学的数据分析平台ETO的最新报告,2017年至2022年间,全球共发表了125.5万篇AI相关论文,中国以24.3万篇独占鳌头,占比25%,美国则以17.1万篇位居第二。 在AI研究领域,中国的重点在于计算机视觉模型和机器人技术,发表量接近14万篇。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有1.9万篇论文,AI安全领域的论文为2557篇。在...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亲历AI生活:从机器人咖啡师到自动驾驶,AI应用无处不在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是助手还是竞争者?咖啡机器人的挑战与机遇 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热烈展开,吸引了超过30万人次参观,全网关注度翻了近一倍。展会上,AI不再只是理论模型的较量,而是实实在在的落地应用展示。从迎宾机器人到咖啡制作机器人,AI正逐步侵入日常生活各个领域,引发人们重新审视其带来的影响。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强调应用的重要性,指出没有实际应用的基础模型毫无价值。各参展商积极寻求合作,尤其是那些寻求上线和海外发展的企业。 今年的WAIC增设了全域链接馆,集中展示了AI在不...
中国生成式AI科技生态繁荣:专利数量高达38,000,领先全球,远超美国6倍!
在2014年至2023年间,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专利申请数量高达38210项,远超美国的6300项,成为全球领先地位的象征。联合国的一项深度研究报告揭示了这一趋势,报告中列出了全球前10名的AIGC专利申请者,其中包括腾讯、平安保险、百度、中国科学院、IBM、阿里巴巴等中国巨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ChatGPT引领了生成式AI领域,但其背后的OpenAI在专利申请方面相对较少,可能由于早期的非营利性质和商业保密策略。 报告指出,生成式AI在过去十年中的显著增长得益于2017年的Transformer架构和2022年ChatGPT的发布。这两个...
微软与OpenAI的生成式AI革命:免费版权争议与法律挑战并存的AI训练现状
在当前的科技浪潮中,生成式人工智能(AI)正成为关注焦点,但也引发了版权争议。特别是关于AI公司在训练模型时是否涉及使用受版权保护的内容,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微软的AI部门新任CEO穆斯塔法·苏莱曼在最近的CNBC采访中,就AI获取网络数据的行为发表了看法。他认为,自90年代以来,网络上公开的内容已经被社会默认为“合理使用”,允许复制和再创造,相当于“免费软件”。然而,对于那些明确禁止除索引外的抓取行为的网站和出版商,苏莱曼承认这是一个法律上的模糊地带,预计将在未来的法庭上得到澄清。 尽管如此,微软...
面向终端侧生成式AI规模化扩展,高通重新定义SoC系统性能
在2024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高通公司AI产品技术中国区负责人万卫星探讨了终端侧生成式AI的未来发展。他强调,高通通过创新的SoC系统设计,特别是全新的NPU和异构计算技术,促进了终端侧AI的规模化扩展。万卫星分享了NPU的发展路径,指出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在端侧运行多模态大模型的领先地位。高通的AI软件栈支持跨设备、跨操作系统和跨平台的灵活部署,构建了AI生态系统,以推动AI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 万卫星提到,生成式AI的能力正日益增强,包括更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多样化的应用模式。高通重新定义了SoC系统,为AI...
AI PC与生成式AI:神经网络处理器引领的云端服务,是否让你升级电脑的新动力?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AI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从生成式AI的广泛应用到AI PC的崭露头角。生成式AI如GPT和国内的各种大模型,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降低了使用AI的门槛,使得各个行业都能体验到AI的便捷。AI PC作为新一代个人电脑,集成了专门的神经网络处理器,提升了AI任务的性能,并支持多组件协同工作,提供了更智能的用户体验。然而,尽管AI PC代表了计算设备的未来,目前大部分AI应用仍基于云端,依赖网络连接。AI PC的优势,如隐私保护、离线支持和实时性能,将在AI技术进步和生态系统成熟后逐...
共创未来:RISC-V与生成式AI技术论坛——产业合作引领技术创新,智能从芯开始
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7月6日,一场聚焦智能科技核心的盛会——“智由‘芯’生——RISC-V与生成式AI论坛”将在上海世博中心517会议室拉开帷幕。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的一部分,此次论坛旨在探索RISC-V开源指令集架构与生成式AI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应对日益增长的AI计算需求。论坛邀请了国内外的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计约120位精英,共同剖析技术挑战,挖掘市场潜力,推动国际合作。 论坛亮点鲜明,不仅有重量级嘉宾分享尖端洞见,还将深入讨论RISC-V与生成式AI的结合点,包括技术突破和市场应...
苹果携手Meta:两大科技巨头探索生成式AI与OpenAI的ChatGPT新纪元
苹果正在拓宽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范围,与Meta、谷歌、Anthropic和Perplexity等科技巨头和创新企业探讨将第三方生成式AI模型整合到新推出的Apple Intelligence系统中。此举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的AI服务,同时也为AI公司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分销平台,类似于App Store。苹果在WWDC上首次展示了与OpenAI的ChatGPT合作,未来可能还会整合谷歌的Gemini。据悉,苹果不会要求AI公司之间进行付费,而是可能通过抽取高级订阅服务的分成来盈利。尽管谈判仍在进行中,但成功合作将为AI公司带来显著的市场推广和收入增长。 苹果与Me...
腾讯青云计划引领AI革命:科技巨头设定全新大模型技术与AI人才培养标准
在21世纪,人才被视为最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在科技领域。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巨头如OpenAI凭借其聚集的顶尖AI研究人员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在中国,也有众多技术人才致力于研发,例如在文生图领域的重大突破。他们通过热爱的领域、对先进技术的极致追求和自我驱动的精神,推动了AI技术的进步。 高研,一位拥有7年工作经验的年轻研究员,见证了AI领域的巨变,他在腾讯混元大模型团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开发出业内首个中文原生的DiT架构文生图模型——混元-DiT,大幅提升了视觉生成效果。此外,傅志远专注于强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