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AI大模型
9月27日·北京亦庄|2024数字开物大会:共探AI大模型与产业数字化的产学研融通创新之路
9月27日 北京 | 聚焦AI与产业数字化 2024数字开物大会即将召开 本周五,一场关于AI大模型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盛会——“2024数字开物大会”将在北京亦庄举行。此次大会旨在搭建产学研融通创新交流平台,深入探索AI大模型在各个行业特别是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推动中国产业数字化变革与发展。同时,大会还将全面助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的“2024产学研融通创新活动”,积极响应北京亦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区建设,促进“人工智能之城”的发展。 “2024数字开物大会”将于9月27日在北京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正式召开...
AI大模型商业化新突破:Kimi与豆包引领浏览器插件技术创新,降低训练成本,重塑搜索入口体验
在AI大模型的竞争加剧下,OpenAI推出了GPT-4o mini,价格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而国内企业已将大模型体验成本降至近乎免费。 随着“百模大战”落幕,企业开始关注大模型的实用性和商业化。字节跳动的豆包和Kimi推出浏览器插件版本,下载量显著,尝试通过插件模式实现商业突破。AI大模型的商业化路径分为打造通用模型或转型应用公司,但高昂的训练成本和市场压力使得盈利挑战重重。AI插件成为一种轻量化策略,如Kimi和豆包的浏览器插件受到用户欢迎,有望成为AI应用的新入口。尽管商业化进程缓慢,互联网大厂和创业公司都在积极探...
人机协同创作新篇章:AI大模型与可灵AI引领的AIGC短剧视频革命 – 快手体验
在2024年,Sora的出现引领了视频大模型的崛起,成为AI领域的焦点。中国科技企业紧随其后,努力推动视频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可灵AI作为国内首个向公众开放的视频大模型平台,其在WAIC上展示了与快手团队合作的AIGC星芒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预告片。这部短剧在最近的线下活动中,展示了AI在影视制作中的实际应用。 《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凭借其高质量的AI生成效果,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预告片中,细腻的画面和梦幻般的镜头展现了AI技术的惊人表现力。在快手的线下看片会上,观众体验到大银幕上AI带来的视觉冲击,如A...
AI大模型困惑:数学理解挑战,9.11与9.9的大小常识判断,通用人工智能的Prompt工程难题
在编程领域,一些程序员可能会本能地认为9.11大于9.9,但这仅仅是在特定场景下。然而,当向AI大模型提出这个问题时,答案却五花八门,甚至出现了一些“失误”。Riley Goodside,一位在Scale AI工作的staff prompt engineer,通过推文分享了他发现的有趣现象。他向多个大模型输入“9.11and9.9- which is bigger?”,结果ChatGPT4o和Gemini Advanced等模型给出了错误的答案。尽管Claude3.5Sonnet在解释过程中差点回答正确,但最终还是陷入了误区。 这个问题引发了一场关于AI模型在基础数学理解上的讨论,有人提到了《歌手2024》排...
AI大模型驱动的可穿戴设备市场:Ray-Ban Meta智能眼镜如何满足实用性与市场需求
在2024年,人工智能(AI)硬件领域迎来重大突破,特别是AI可穿戴设备,如AI手机、AI手表、AI智能眼镜和AI饰品等创新产品形态层出不穷,极大地扩展了市场对AI硬件的认知。据IDC预测,2024年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5.597亿部,同比增长10.5%,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6.457亿部。然而,尽管产品形态日益多样化,但并非所有AI可穿戴设备都能取得商业成功,用户反馈呈现两极分化。 以AI Pin和AI盒子Rabbit R1为例,两者均遭受了市场冷遇。AI Pin被知名科技博主Marques Brownlee批评,而Rabbit R1虽然销量超过10万部,但因其功能实...
AI大模型时代:计算力与数据交易的博弈,Robots协议在存量竞争中的失效与互联网秩序挑战
在AI大模型制造商们还在为盈利挣扎之际,英伟达凭借出售计算能力一举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这再次证实了在淘金热中,卖工具的人往往最赚钱。然而,训练大型AI模型不仅需要计算力,还需要大量数据,于是Reddit、X等平台开始涉足数据交易业务。然而,这个市场正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据路透社最近报道,内容授权初创公司TollBit警告出版商,一些人工智能公司正绕过防止内容被抓取的通用网络标准,将抓取的内容用于训练生成式AI系统。与此同时,《Wired》杂志也指出,AI搜索公司Perplexity涉嫌违反机器人排除协议,获取受限...
光大证券预测:2024年元年AI PC引领产业革命,云本地协作与大数据处理推动PC市场新纪元
近期,光大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AI PC作为一种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程序和硬件设备的创新形态,正逐渐成为AI普及化的重要终端。AI PC的核心理念在于云与本地的协同工作,通过云端强大的大数据处理功能,增强本地PC的使用体验,借助云端计算资源优化本地性能,实现两者之间的均衡提升。具备大存储、强计算、多样化交互方式及广泛适用场景的特性,AI PC在众多应用领域与AI大模型有着极高的契合度,被誉为“AI大模型的理想平台”。各大科技企业积极投身于AI PC的研发与推广,随着PC更新换代周期的到来,预计商业需求将在2024...
中信证券:AI大模型加速迭代,算力高景气
在6月5日的中信证券研究报告中,专家预测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将引领科技行业的繁荣。随着LLaMa 3和GPT4等国际领先模型的竞争加剧,国内科技企业和初创公司也在积极跟进,推动多模态技术的进步和边缘计算能力的增强,这将进一步加速AI应用的市场推广。预计到2024年下半年,科技行业的基本面将得到持续改善,AI将成为关键的投资领域。 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算力产业与国产替代,如数通光模块、AI服务器和AIDC等基础设施以及AI云计算平台,这些领域将在确保产业安全自主可控的同时保持高增长态势。此外,随着国内大模...
2024过半,AI卷到哪儿了?
在AI大模型领域,创业者和公司面临诸多挑战,如模型更新迅速、与业务结合困难、预算限制及行业内卷现象。大模型公司的价格战导致资源浪费,而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和技术并未随之提升。行业内的浮躁氛围,如过度营销和排名竞争,掩盖了技术的实际进展。尽管一些大模型公司经历动荡,如清华系衔远科技的领导层变动,但算法和数据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内大模型数量过剩,缺乏实际应用,算法壁垒不高,且优质数据的获取成为关键。商业模式上,To C收费困难,To B市场则需看到实际效益。价格战虽激烈,但低价策略并不能保证商业...
博鳌热议AI大模型,人民网报告梳理产业机遇:端云结合/芯片/开源
在中国,AI大模型产业正在迅速崛起,人民网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布的《2024年中国AI大模型产业发展报告》揭示了其背后的机会与挑战。该报告强调了政策、技术和市场的三大驱动力,指出语言大模型技术,如Transformer架构、RLHF和指令微调,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在应用方面,大模型已在办公、制造等领域展现出降本增效的能力。政策支持下,多地已出台相关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如北京、深圳等。 大模型部署分为云端和端侧,其中端云结合成为热议焦点,以vivo蓝心大模型为代表,它是首个手机端开源大模型,提供了多参数量级的选择,以...